過去20年里,北京大學保安隊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取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的甚至考上研究生,有的畢業后當上了大學老師。(5月12日《燕趙都市報》) 此現象經媒體披露后,被不少公眾視為“傳奇”并倍加贊賞。 相關新聞讀起來,仿佛即便如保安般平凡的行業,只要與北京大學這所全國最高學府掛鉤,便能造就令人尊敬羨慕的北大本科生、研究生。可這些保安真是完全因為“北京大學”這張標簽,才得以在人生路上進階的么?事實未必盡然。 評論人王聃將保安轉型成功的前提,歸結為北京大學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沒錯,北大寬松的教學環境與濃厚的學習氛圍,確實是保安實現階層流動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卻非根本原因。據媒體報道,北京外國語學院等其他校園環境迥異的高校也曾有保安考取過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此外,北大保安或是抱著修學成才的目的主動投奔而來的,或是因能吃苦耐勞和上進心強被校方選拔而來的。說到底,這些保安的個人品質才是其成功的內因和決定因素,北大只是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 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這些人并不是因為作了北大保安才得以成功,而是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恰好曾在北大當過一段時間保安罷了。即便令他們從事其它行業、不準踏足北大校園,多半也不會終生便是庸碌之輩。 大批北大保安考取本科以及研究生學歷,也并不代表他們已然成才乃至成功。隨著社會發展,各種在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進修班層出不窮,學歷已不再是萬能的敲門磚。真正在課堂內就讀的北大學子,很多找不到工作甚至失業;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因為本科階段未在重點院校就讀,求職時更是多次被拒。半路出家的保安在此等背景下,安能保證前途一片光明?考取學歷,對他們來說僅是開始,將來還有更多嚴峻的挑戰需要面對。 在媒體與公眾一致保持致敬態度的時刻,我倒覺得,不必急著推崇北大保安模式。因為北大保安的集體躍龍門,并不具備太多可供推廣的典型意義。“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對北大保安夸贊得多了,很可能還會給部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增添口實、帶來誤導,讓他們對高等學府、“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迷信崇尚起來。 受條件所限,古往今來的成才之路不盡相同,成功經驗既有共性亦有個性。依我看,北大保安隊轉型的積極意義,是為奮斗者開拓了思路,令更多人關注到人生規劃中的“個性”,明白成才不僅需要下功夫,也需要技巧、方法與思路,學曉走曲線同樣可達至成功。既然前有北大畢業生賣豬肉成知名商人、后有保安出書《站著上北大》當上白領,那么我想當代青年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姿態與路徑,來實現夢想與自身價值。
熱門關鍵詞:保安公司:http://www.y3y8y9.com
|